尼龙固态电解质问世,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(LITFSI)起关键作用
- 2021-03-26 23:51:00
- 何妍 原创
- 1274
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提高锂离子电池,取代液体电解质的优质选择,是近年来实用电解质的重要研究目标。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团队,历经近 2年的时间和努力,成功研制出尼龙固态电解质,取得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的重大突破。
尼龙(PA)独特的 酰胺键(肽键) 和丰富的 氢键网络结构 使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, 包括力学性能、耐热性、耐磨损性、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等,且尼龙的摩擦系数低,有一定的阻燃性。
那么尼龙固态电解质是如何诞生的呢?这就轮到 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(LITFSI)上场了。
研究人员利用高浓度双(三氟甲烷)磺酰亚胺锂(LiTFSI)的水溶液破坏了尼龙的的结构,解开了与氢牢固键合的尼龙大分子链,并使其再生为具有桥接阳离子-阴离子缔合的交联结构。
这种交联网络结构赋予了尼龙固态电解质高粘弹性和可逆拉伸性。而高粘弹特性正是解决固态电池和柔性器件界面问题(层移、错位等)所需要的,研究人员发现尼龙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,并利用其设计了一体化的固态柔性电池作为应用窗口,实现了柔性电池的穿戴功能。
这项研究利用传统聚合物开发功能性电解质提供了思路,为高级电池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联系人: | 何清 |
---|---|
电话: | 021-38250098 |
传真: | 021-38228591 |
Email: | qing@moiear.com |
QQ: | 3078182654 |
微信: | 13816393132 |
网址: | www.moiear.cn |
地址: | 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环湖西二路588号201~249 |